護理入屋

新的護理模式

早安健康 護理入屋 ,就是針對一些就醫比較不方便的長輩或是一些可能身心障礙的人,他們在過往的就醫模式上比較辛苦,可能得透過復康巴士千辛萬苦到醫院,或是說可能就變成透過家屬幫忙代領藥。

民眾主要要負擔的交通費,如果是一般戶,支出的就是從醫院出發。其實算起來醫療診療費用自負額甚至比一次單純的門診還便宜。

台灣有醫療團隊努力在推動的居家護理,等於是直接把一間醫療診所,移到個案家裡,由一個團隊,搭配著醫生、居家護理師,各別的治療師,配帶基本醫療配備,一起進入個案家。這就是「綜合居家護理照顧」。

護理入屋


便利就醫

對不方便就醫的民眾,不論是因身體有重大疾病,生活上離不開一些管路,包括鼻胃管、尿管、氣切管等,定期需要一些醫療護理幫忙替換,或是走到生命末期病人的身心照顧,是居家護理的基本對象。而這些居家護理,除了到家裡來的醫療團隊來回交通費外,其他的診療費、醫藥、管路等費用,是健保有給付的。

民眾主要要負擔的交通費,如果是一般戶,支出的就是從醫院出發,醫療人員搭乘計程車往返的費用,如果說是中低收入戶或是低收入戶,我們會幫忙另外找一些資源補助交通費的部分。其實算起來醫療診療費用自負額甚至比一次單純的門診還便宜。

就一些行動不便就醫的民眾,之前他們只能透過家屬代領藥,至於關係用藥調整的病情的變化,家屬很難明確的表達清楚。現在由醫生直接到個案家,在還沒推行整合照顧之前的居家護理制度,是由單一位居家護理師每個月定期去個案家更換管路,如果個案有些用藥或是醫療的需求,個案還是得克服行動不便的種種困難到醫院去。


護理入屋 協助康復

有一位失能的病人阿政,中風15年都沒有辦法下樓,他不過才住在2樓而已,只因為他中風,半側活動完全癱瘓,早年老公寓的樓梯非常陡,而且很窄,像堅叔這麼胖的身形,爬上去都快塞滿整個樓梯空間了;即使像團隊中手腳靈活的人,上下樓都覺得階梯每階高低不一又好陡,很怕一不小心摔下去,更何況是中風病人。樓梯太陡,以至於蘭州國宅的老式公寓建築,連爬梯機都無用武之地,阿政就因為這樣,15年來都沒下過樓。

中風之後出院,阿政住過一小段時間的養護機構,但花費太高,家人負擔不起便帶回家照顧。絕大部分都是哥哥和九十幾歲的老媽媽輪流,拿藥怎麼辦?哥哥要不就近到藥房用慢性處方箋拿藥,或者是去醫院幫忙拿藥,阿政自己根本沒有辦法回到醫院覆診,15年就這樣過去了。

阿政是怎麼被發現的?因為市聯醫推居家醫療,醫生發現這個病人在門診都不現身,總是家屬來拿藥,不就表示病人有問題出不來?因為這樣,從門診追蹤到阿政家,了解之下才知道這15年來,他的慢性疾病是怎麼控制的:阿政哥哥到門診口述給醫生聽,以健保來說,病人沒有實際到門診,醫生可不可以用「聽說」然後開藥?實際上當然不行,可是醫生能置這樣有困難的病人於不管嗎?該不該開藥給他?他真的需要啊!可是早年沒有居家護理這樣的制度,醫生也沒有依據到病人家一探究竟。

當阿政被發現後,他是有身障手冊的,且家境又是低收入戶,可是長照資源沒進去。中興院區醫療團隊進去後,已經中風了15年的阿政,要不要幫他做復健?因為他肌肉都已經攣縮了,復健能讓他的肌肉不再僵硬、更攣縮,所以團隊想想復健應該要加進去。況且一直照顧阿政的哥哥也七十幾歲了,照顧壓力很大;團隊就在想可不可能用復健治療來幫助阿政?阿政雖然坐輪椅,但還可以一手自己拿尿壺尿尿、可以自己用一手吃東西、還可以抽菸。

15年來,阿政都生活都在小小客廳的一張方桌旁,等著家人有空來跟他說說話,或者是看電視打發時間,他的生活再也沒其他動靜了。復健師來了之後,發現阿政還有一些不錯的肌肉是可以運用的,包括大哥要幫他洗澡時,復健師能教他屁股怎麼抬高,大哥就不會因為要使勁托起阿政而腰痠背痛;但阿政大哥拒絕了。


復康指導

阿政大哥覺得團隊在找麻煩:
「我自己來還可以啊,你們那個照服員來,家裡又小又亂,多個外人進進出出,我更麻煩!」
「你們來阿政真的會比較好嗎?我都照顧了這麼久了,他也沒不好到哪去,你們是要來讓我多麻煩的啊?」

經過團隊努力的溝通,阿政自己也想試看看,大哥才勉為其難的點頭:「試一下好了。」

當復健師教會阿政抬臀後,大哥覺得真是太好了,阿政的一些擺位動作讓他輕鬆多了!當信任開始,半年後再跟阿政大哥提照服員的事,團隊勸他:「你看,復健師來做復健,你搬阿政就變輕鬆了,護理人員來了之後,你可以放心出門去剪個頭髮或去辦個事,這樣不好嗎?」

護理人員來了,阿政很開心,阿政大哥、連阿政老媽媽都會開心說笑了。社工幾次訪視後,發現阿政愛唱歌,特別是那首〈愛拚才會贏〉。社工說:「這樣好了,既然在做復健,中風的那隻手就拿麥克風,好手扶著,一邊做訓練肌力,這樣做運動就不會太無聊了。」

阿政拿麥克風唱歌後,發現腦子開始變靈活、日子變得有活力、每天也有了寄託。有一天市長來看這個病人,提議說:「可以的話,揹他下樓看看。」


重拾自信

重要的是藉由這些活動,病人們開始有了一點自我的肯定。因為失能後的老人,過去能夠做的事情因為失能,很多行為都被剝奪了,有些是自我的角色剝奪、自我肯定的剝奪。

有些是家屬會覺得:「你都不方便了,沒關係,有事我來幫你做。」家屬的出發點是心疼、憐惜,是一翻好意,可是卻無心剝奪了病人很多的行為能力。

「我覺得,在長照裡不是只有日常生活的照顧,而是怎麼去重建他的心理靈性的那一個部分。」瑞萱主任強調:「長照病人要讓他有動的意願,是需要團隊經過設計,要有動機才有辦法,而且得在很自然而然的氣氛下,才有辦法。所以現在開始,團隊努力從這方面來讓失能病人心甘情願、快快樂樂的和團隊玩大家一起來的遊戲。」

皓學坊


如要了解其他健康資訊,請瀏覽我們的Blog健康護理討論區


如需要選用皓學坊的專業服務請瀏覽 Nursing Services 我們的醫護服務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Open chat
與你一起成長,共創新的標準
你好!皓學坊居家護理誠意為你提供最專業的護理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