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+醫療

雅虎香港】人工智能 AI+醫療 ,讓人有很多美好想像,部份國家的醫院也已啟用AI門診,但醫療現場需要很多複雜和人性的溝通,科技到底能夠取代真人到什麼程度?加州一宗AI+醫療爭議,讓這問題首次被端上了檯面。

日前美國加州一名男性掛急診後住院,結果醫院是用機器人向病人家屬宣告病人生命即將告終的噩耗,令家屬痛批無法接受。

「如果告訴我們無關緊要的事就算了;但是通知我們肺部衰竭,還說要用嗎啡,直到斷氣為止。醫生應該親自來告訴我們,而不是透過一個冷冰冰的視訊」。

AI+醫療


AI+醫療 診症利器

她口中冷冰冰的視訊,是凱薩醫療中心啟用超過3年的智慧型醫療機器人系統。凱薩的創新醫療科技部門透過官網和影音頻道,介紹這套機器人是現代醫療的創新結晶。這套駐院系統提供多種語言翻譯,還包括手語,滿足不同的族群求診需求;同時也依照不同領域設定醫護人員,提供病患即時的病情與看診解答。

而這套機器人系統應用在遠距看診時,可以遠端提供心電圖和心跳等數據,也能即時回傳病患的異常指數,供醫生立即判讀與診斷;減少病人舟車勞頓與久候,節省醫生問診時間,也有助於紓解醫護夜間值班的人力問題。


宣告噩耗 醫生親臨?

凱薩醫院期盼這套系統讓醫病溝通更無障礙,拉近雙方距離。但卡內基美隆大學哲學教授倫敦(Alex John London)說,在如此的關鍵時刻,院方和醫生選擇以「遠距視訊」取代「面對面」,「造成醫病之間最遙遠的距離。」

科技固然強大,但哪些環節可以取代人力?哪些只能用來輔助?隨著AI一天天走進醫療現場,這些議題,將會一再浮上檯面。

遠距視訊科技打破地理和時間限制,提供偏遠病患更有品質的醫療資源。隨著AI科技的整合,智慧醫療體系已經成為少高齡社會勢在必行的發展。不過當病人生病求醫時,病人自己和病人家屬的身心,都特別脆弱,尤其是牽涉到生死,最需要複雜細膩和有人味的溝通和醫病之間的互相信賴。


護網


如要了解其他健康資訊,請瀏覽我們的Blog爸媽討論區


想了解更多育兒資訊,請瀏覽我們的培訓課程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Open chat
與你一起成長,共創新的標準
你好!皓學坊居家護理誠意為你提供最專業的護理服務。